书摘
《我的外婆,从不内耗》
第三章 彩插¶
活得像自己,才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。
第七章 我所经历的校园霸凌¶
稻盛和夫曾说:“欺负你的人因你的软弱而来,欣赏你的人因你的自信而来,不在乎你的人因你的自卑而来,爱你的人因你的自爱而来。”
别人打你,你还要管他手疼不疼吗?千万不要滥用你的善良。
第八章 你的成长,才是对恶意最好的回击¶
无论什么时候,人都要靠实力说话。成长是最好的复仇。
第一十章 让弱者以德报怨,是一种邪恶¶
这背后往往是息事宁人的懒惰和教育能力的不足。
善良本身没有错,错在没有分清对象就一味要求自己善良。水流总是顺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,人性也是如此。
第一十一章 从来如此,就是对的吗?¶
在与我们爱的人相处时,永远不要用“我VS你的问题”的思考方式,因为这里隐藏着不平等,评价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特权,当我们这样思考时,无形中会把自己放在评价者的角度,会使用指责的语气和态度。没有人喜欢被评价、指责,这样会将我们所爱之人推开,反而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。
孩子的很多痛苦来自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认知,孩子天然是爱父母的,他们不能怀疑父母的爱,这是他们世界的基础。有时候即使遭遇了糟糕的对待,他们也不愿去怨恨父母,只能自我攻击。创伤和自我攻击交织的孩子又怎能阳光和自信?往往是怯懦畏缩的。
只有跳出来,你才会发现,原来习以为常的东西是有问题的。不要沉浸在过去那些无力的回忆中,更不要被仇恨侵蚀,那会毒害你的成长。把握当下和未来,这才是你可以改变的部分。
也许成年后的我们无法改变童年经历,但可以给自己一些抚慰和鼓励,对自己说“这不是你的错”。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时,我们可以拒绝成为曾经的父母,不让自己走上熟悉却可怕的路,将这些家庭教育中的创伤终结在我们这一代。你有权利也有能力拒绝成为他们那样的人。
第一十二章 隐形精神控制¶
质疑、评判是自上对下的,自证是自下对上的行为,一旦自证,就会落入支配地位的陷阱。越自证,你的心理地位就越低,越易被控制
第一十三章 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和你的利益完全一致¶
无论怎么选,都应该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,也要你自己去承担代价。千万不要把选择权交给别人,否则,一不如意,就把责任推给其他人——‘都是你让我怎样的’,这会让你变得软弱。
自己的路,要自己选。
第一十四章 不要做不求回报的女人¶
因为爱就要丧失自我?因为爱就要扭曲自己的内心?爱就是独占的、自私的,这才是人性。
没有什么付出是不求回报的
要求自己不求回报的人,往往会过得很辛苦。说不求回报,往往是因为自己没有信心去要求回报,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回报到底是什么。
人首先要自爱。在人际交往中,我们当然可以付出,但一定要明白付出的目的是什么。为了感动对方,就将决定权放在别人手上,这样他可以爱你,也可以不爱你。为了感动自己,显得自己伟大,靠自我牺牲来占领道德制高点的人是拧巴的,与其交往的人往往要受到他们居高临下的指点和挑剔,也会很难受。
第一十六章 别被“无私、体面”绑架¶
人们总是习惯高估眼前,低估未来,这就是人性。
爱别人,必须先爱你自己,否则,就无法守护那些你爱的人。” “只有我有一条命在,才能守住家。”她坚定地说。 爱从来不是掠夺,在虚弱时,你应该抓紧时间经营自己,不要往外耗散你的能量。
如果他们急于竭泽而渔,那他们根本不值得你如此耗竭自己去付出,不用自责,不要强行把自己的道德水准拔高到常人难以企及的位置。
线外不计较,线内不能让,学校里老师教你谦让,是为了让你在自愿的前提下与他人分享,而不是为了让你无底线去忍让,如果被欺负了也不说出来,不保护自己,不维护自己的利益,那就是傻瓜。
将客观差异带来的问题归咎于个人是不公平的。
第一十七章 识别在你身边伪装的小人¶
仿佛不能靠一己之力克服所有困难,就是自己无能。这其实是对客观局限的漠视,是一种狂妄。
刻意无视他人的痛苦,而标榜自己道德高尚的人,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,跳脚比谁都高。
越缺什么,越炫耀什么。
第一十九章 你不需要那些囚禁你的“应当”¶
没有认识和评估风险就进行选择不是勇敢,而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
第二十四章 不要活得太沉重,这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样¶
把自己哄好是头等大事,千万不要苦了自己,要多积攒快乐。
吃苦一定是有情绪成分在的,如委屈、难过、仇恨、嫉妒……这种种负面情绪会带来自我对抗,埋下有毒的种子。当下次处于类似的情境中时,过往痛苦的记忆会一起涌现,将自己拖进情绪的深渊。
心里太苦的人很难自信,别人的优秀也可能会引起猛烈的自我攻击,比如用封闭保护自己,这样的状态很难让人松弛下来,会不自觉地计较和敏感,无法坦然接纳自己的不足
第三十章 为什么贵的反而便宜?¶
最大的囚牢是人的思维,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。
第三十六章 君子和而不同¶
弗洛伊德曾说,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,它们只是暂时被“活埋”
如果不想白白浪费时间,我们就要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,明白自己的核心诉求是什么,与他人的边界在哪里,这样才能做到求同存异。
第三十七章 尊重他人,不要让他人介入你的心¶
最累人的不是真正去做什么事,而是揣摩再三,思前想后,摇摆不定。我们的精力有限,就要省着集中用在最值得的地方。
理解其他人的局限,是为了放过自己,让自己舒服。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,不必与他争论,但如果忍让使他得寸进尺,就勇敢回击,杜绝下次再发生同样的事情。他的狭隘无知不是你造成的,不是开脱的理由,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。
穷人对超出认知的东西充满执拗和偏见,习惯于按直觉和情绪去理解事物。
不要用他人的无知惩罚自己,每个人来到世间,都是要靠自己修行的,不要过多地去介入他人的因果
“有心者有所累,无心者无所谓。”
第三十九章 为何有时天道不“酬勤”?做得多错得多¶
永远不要用利益去试探人性和感情,因为你永远都不可能赢。
第四十一章 实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¶
人脉说到底是锦上添花的东西,不要因为把心思放在这里放松了真正的主业。
第四十二章 别让“清高”阻碍你的人生¶
一个小孩搬石头,父亲在旁边鼓励:“孩子,只要你全力以赴,一定搬得起来。”但最终孩子也未能搬起石头,他告诉父亲:“我已经拼尽全力了。”父亲答:“你没有尽全力,因为我就在你旁边,你没要我帮忙。”
第四十三章 永远保持你的主动性¶
欺负你的人不会因你抱怨就收敛。自怜对事情的改变没有任何用处。公平往往不是等来的,是争取来的。
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,因为这样是把主动权让给了他人。
真正的救赎,是自救。
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为:“物来顺应,未来不迎,当时不杂,既过不恋。”
弗洛伊德在《梦的解析》一书中写道:压抑的情感不会消失,它们会被活埋,但会在以后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。
既不介入对方因果,不过分为对方操心,同时也做到自己的底线,不求对方感恩。